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周末在家读完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本讲心理治疗的书。作者洛莉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医生。同时因为自己遇到了情感问题,自己也通过另外一个叫温德尔的心理医生得到了治疗。这种独特的双重视角是本书很有趣的点。同时作者在转型成为心理医生之前,有过在好莱坞做编剧的经历,所以整本书几个主角的故事穿插讲述,有种看美剧的感觉。

本书阅读体验还不错,不过前半部分并没有感觉特别出彩,更多的是铺垫“剧情”和人物。不过如果坚持读到后半部分,各个角色所面临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以及他们得到“救赎”的过程,会让人既感动又感慨。

下面就分享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

约翰

约翰是一位好莱坞知名编剧,因为和家人的关系紧张来找作者做心理咨询。在书中他是一个特别不好相处的人,觉得周围的人都是“蠢货”,让人觉得他特别自大。

但是经过和作者多次的咨询,有一次他无意说出的“盖比”这个名字,让整个治疗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他除了现在的两个女儿,其实之前有过一个叫盖比的大儿子。盖比是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其他家人幸存了下来。车祸的原因主要是对方酒后驾车,但是当时约翰刚好在和老婆吵架,然后低头看手机,悲剧就发生了。

从这个悲剧之后,约翰和老婆的关系就变得很复杂和微妙。虽然知道事故的主要责任是对方酒驾,但是约翰却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当时走神看手机,也抱怨当时老婆和他吵架不帮她看一下来电号码。之后因为约翰还有一个女儿,同时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要养家糊口,就主动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让自己的心变得坚硬。他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免于伤害,但是却也把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如何面对遗憾和自责。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所有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悲伤,更重要的是,允许自己能继续快乐,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朱莉

朱莉的故事是书中让我最感慨的。她是一个三十岁的大学教授,有着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很不幸的是,她年纪轻轻就确诊了癌症。有了生命即将终结的紧迫感,朱莉开始活的更大胆和遵从内心。比如说,她选择去超市当收银员,因为她喜欢和邻居闲聊的感觉。之后朱莉的医生一度觉得她的癌症已经治愈了,但却很不幸的再次全身转移。这次她真的是要早早离开这个世界了。之后的治疗,她更多的是和作者讨论如何更好的迎接死亡,包括撰写自己的讣告,规划自己的葬礼,安排老公再次相亲等。早早结束本应精彩的生活让人唏嘘不已,但朱莉还是在接纳之后享受了生活本身的快乐。她提到用心感受蓝莓在嘴里的滋味,夕阳晒在脸上的感觉,这些都给了她别样的快乐。这些快乐在她身体健康的时候其实都被她忽视了。最终朱莉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她是带着爱和被爱的感觉平静离开的。最后她的葬礼,也如她规划的那样,带着悲伤,但也有接受后的快乐。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的是死亡和时间。之前觉得死亡离自己很遥远,但是最近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知道和接纳了死亡的必然性之后,我们其实可以更关注每一刻生命的体验,让自己去“过”生活。当然,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忧,觉得时间不等人,要“只争朝夕”。书中有一个关于时间的观点很有趣,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悟:

现代人总觉得如果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打发了事。——埃里希·弗洛姆

瑞塔

瑞塔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妇人,因为严重抑郁和自杀倾向找到作者。她提到她想改变自己生活,如果到70岁生日的时候该没有改变,她就准备自杀。在与作者交流过程中,她慢慢的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秘密:她之前有一段婚姻很失败,丈夫酗酒并且会家暴子女。她出于畏惧或者逃避,会在丈夫打子女的时候默默走开,装作没看到。等子女都成年后因为家庭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染上了吸毒或者酗酒的毛病。她很自责,想补偿孩子们,但是孩子们却无法原谅她,断绝了跟她的来往。她在潜意识中就开始惩罚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用痛苦来替代自己的自责。她渴望得到爱情和亲密关系,但却又觉得自己不配。只能在一次次失败的感情中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她生活中第一个转折点是邻居家庭走进了她的生活,让她又了当“奶奶”的感觉。同时邻居也发现并且支持了她的艺术梦想。同时又遇见了一个爱她的伴侣。但是在第一次表白时候,她却再次逃离并伤害了对方。后来在作者的引导下,她用一封信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担心都告诉了对方,并且也利用这个机会写信给了自己多年未联系的子女们。最终伴侣慎重考虑后全然接纳了她,她与子女们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丝缓和。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如何处理和人的关系。我们都渴望和需要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但是越是亲密的关系,越会在失败时伤人。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修行。从瑞塔的故事中,我自己的体会是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是真诚和勇气会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洛莉

洛莉是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自己也因为相恋多年的男友突然不辞而别而寻求了另一位叫温德尔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关于作者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不是她如何和自己和解,而是她是如何找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

洛莉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好莱坞做编剧。做了几年后觉得不是很开心,于是便从头开始申请医学院。但是在医学院即将毕业的时候,她却发现自己不是很适合现在“流水线”般的医患关系。她更喜欢能够和患者深入沟通的关系,于是便决心转行做心理咨询师。

从常人看了,洛莉的职业路径太曲折和冒险,不够“优化”。比如在好莱坞已经入行开始慢慢有影响力了,却选择申请医学院重新开始。在医学院马上要毕业走向成功人生了,却几乎抛弃了所有的投入转行做心理咨询师。按照我们一般的定义,成功的路径是基本规划好的:

读一个好大学,然后找一份管理咨询的工作。工作3年后申请MBA,因为这时候性价比最高。两年MBA毕业后找一份咨询或者投行的工作。再过5-10年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名利双收。

如果洛莉和同龄人相比的话,在职业发展早期她都是远远落后的。这是否意味着她的失败或者技不如人呢?如何处理这种同伴压力?我自己有时也时常会有这样的考虑,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很优秀,有的已经创业成功,有的已经成为公司高管。自己的发展不是远远落后了?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能帮我解决问题。有些答案其实我早就知道:

  • 重要的是和自己比,看到自己在不断变好。别人有他们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生活无关输赢。
  • 如果真的需要改变,那就鼓起改变的勇气。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空白的剧本,而不是有固定答案的练习题。

如何面对变化

最后回顾本书,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变化。在人的一生中,变化几乎是注定会发生的。生活的本质就是变化。同时,因为有变化,我们的生活中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讨厌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但其实有些时候,换一个思路可能就不一样。例如本书中讲到的

不确定性并不代表着丧失希望,而是意味着还存在可能性。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怎么能不叫人兴奋呢!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最大限度的活出自己的精彩,不管有没有生病,不管有没有另一半,也不管时间如何无情的流过。
无论爱与被爱,总免不了要面对失去,但是知道有可能会失去,和害怕失去是两回事。
人们祈求临终时平静,清醒,得到理解和治愈,但临终阶段往往是混合着药物,恐惧,困惑和虚弱的大杂烩。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在我们有能力变得更开放更豁达的时候就采取行动。

除了上面提到,其实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暖心的故事和思考。我建议读者花一个周末的时间,和作者一起经历一场心理治疗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