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你的人生
前言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Design Your Life》,中文版名为《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如何利用设计思维来指导学生选择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起初听到这个书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成功学的内容,但实际上书中的内容远比我想象中的更有趣和实用。
近期正值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许多学生和家长刚刚经历了所谓的“一考定终身”的压力,现在又面临着“一选定终身”的纠结。正因如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喜欢你的专业么?
最近,张雪峰关于新闻学就业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关于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选择是否正确,我们暂时不展开讨论。然而,这场争议也揭示了几个现实问题:许多人在毕业后并不从事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在大学期间,许多年轻人也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更严重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从事哪种职业。那么,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
在18岁报考大学时,我们是否真的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并且这么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么?
了解你自己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工具。我发现这些工具对我很有启发。我会结合自己的案例,分享这些工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生活平衡记分卡
本书中第一个工具是生活平衡记分卡。通过这个小工具,我们可以对生活中重要的四个部分做一个评估:亲密关系,玩乐,工作和健康。
以我自己为例,满分是4分的话,我的自我评估是:亲密关系和玩乐是3分,工作是2分,健康是4分。工作是2分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自己的成长变慢了,希望寻求更大的挑战。健康是4分的主要原因是,我规律健身和冥想,同时保持了自我觉察的习惯。
通过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审视下自己生活中的不同方面,看看它们是否平衡。这里没有正确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个人志向都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
人生"罗盘": 工作观和人生观
这本书中作者给大家的第二个“任务”,是审视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这种宏观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作者给了几个引导问题作为参考:
工作观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工作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好的工作?
工资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工作中的经历,成长和满足感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生观问题:
我们为什么存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与家人,国家和地球的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如果有高于我们的存在,它对我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面对这种“宏大”的问题会有一种排斥心理:“这个有什么用?”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务实的,喜欢关注“柴米油盐”。但是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感到迷茫,或者面临困境的时候,回归到这种内在的探索,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思索和答案,就像是我们的人生“罗盘”,必要时会帮我们指明方向。如果我们一直偏离方向,即使我们有很多理由来说服和安慰自己,但其实我们内心深处也会觉察到有些不对劲。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思考,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工作有什么意义?我自己的人生目标是生活,学习,关爱和留下遗产。在这个过程中,广义的工作我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工作提供了可以享受生活的资本,在工作中我可以学习和成长,能够和同事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经历一些事情,然后留下遗产。工作是为了生活,为了成长也为了留下遗产。工作也是一种很难忘的经历。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存在不一定有明确的意义,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怎么过完这一生。我们来的这世界上,可以选择自己的经历,创造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的选择是生活,学习,关爱,留下遗产。
高效时间记录
高效时间记录(Good time Journal)是我在这本书发现的最实用的工具。它让我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觉察自己的生活,有很多有趣的启发。
这个工具其实很简单,就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记录自己的时间,像记账一样,把自己每天的主要活动记录下来。第二步是自我反思,对第一步记下来的每个活动,判断自己当时的投入状态,是否进入心流,以及这个对自己精力的影响。
我能理解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像记账一样,坚持记录自己的时间很难。不过就我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然后做一个自我评估,这中间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我强烈推荐大家试一下,坚持记录两个星期,然后看看是否有收获。中间记录的详细程度看心情,最简单的记录下每天主要的事情也是可以的。
以下是我的一部分时间记录:
活动 | 投入程度 | 是否心流 | 精力变化 |
---|---|---|---|
参加 Coach Session | 10 | Flow | +4 |
准备公司内分享 | 10 | Flow | +3 |
通勤 | 2 | -1 | |
带宝宝去海边骑行 | 10 | Flow | +5 |
冥想 | 9 | Flow | +5 |
行程安排 | 8 | -1 |
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我对我过去90天的时间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
* 和志同道合的人深入交流
* 学习和分享新知识和洞察
* 全身心投入到感兴趣的项目中,积累和总结经验
* 和家人一起体验生活
* 阅读和写作
* 看好的电影和电视剧,听音乐
* 冥想,健身
* 出差
* 参加低效的会议
* 办公室政治和层级
* 琐碎的事情
* 参与自己没有信心,方向不明确的项目
* 照顾烦躁的宝宝
* 没有必要的信息浏览
* 过度焦虑
* 家务
* 行程规划
走出困境
在进行自我觉察的练习之后,本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帮助我们探索方向,走出困境的工具。
所谓的困境,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高考生面前,困境就是如何选择专业。在应届生面前,困境就是如何选择行业和工作。在工作几年的职场人面前,困境就是如何走出职业瓶颈,开启下一篇章。
这一部分的工具并不能保证帮助我们找到新方向,走出困境。但是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 这些工具的确帮我打开了很多思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很多人都用过,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我主要想分享的是,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自己的高效时间记录,然后生成很多新的想法。
在上面的高效时间记录里面,我们觉察到了很多自己处在心流状态的时间,以及精力得到滋养的时间。我们可以从中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例如“Market research project sharing”,然后用思维导图开始头脑风暴:
- 先写下自己想到的与“Market research project sharing”相关联的词,比如“Strategy”,“Influence”,“Impact”等。然后对于每一个自己想到的词,我们再写下自己能联想到的词。例如从Influence出发,我又想到了“影响力技巧”,“淡定”等词。这样再进行几轮,直到自己想不出来,或者懒得想了。
- 这时候后面记录想出来的词,可能跟最开始的Market research project sharing不太相关了。这很正常,也恰恰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练习打开自己的思路。从思维导图最外围的词语里面(也就是最后一轮想出来的词语),看眼缘选择自己喜欢的三个词语,然后尝试以这三个词组成一份工作介绍。这个工作是否存在不重要,这只是一个思维练习。
我自己从最外围选择出了三个词语:Start with Why, 知行合一,臣服于生活。然后我把这三个词组成了一份工作介绍: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什么工作会用这个介绍,但是我知道自己对这个工作会很感兴趣。
奥德赛计划表
奥德赛(Odyssey)有伟大冒险的意思。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没有“最好”的人生,我们可以在很多中不同的人生中都过得很好。
这个观点能帮我们缓解很多不必要的焦虑:我们必须选对专业,不然一步错步步错。我们必须在一毕业的时候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然后面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会非常劣势。
为了帮助大家开拓视角,作者提出了一个奥德赛计划表的工具:在三种不同的情形下,制定三份五年人生计划。这三种情形分别是:1. 最理想的情况;2. 如果第一种情况不存在的话;3. 如果金钱和时间不是限制的话。
我自己是在参加芝加哥布斯商学院的活动时完成了我的三份奥德赛计划。这三份计划说不上多完善,未来也不一定会按照这些计划执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思路比之前开阔了一些:我随便想的三种方案好像都不错,那我何必过分焦虑自己是否选择了“最优”的道路呢?
下面是我的其中一份奥德赛计划:在资源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我想成立一家帮助别人变得更好的公司:
在奥德赛计划中,除了五年的计划,下面还有几项自我评估的问题。例如在上面的方案种,我的资源和信心不是很足,但是我很喜欢,这个跟我的人生观也十分一致。同时我也问了自己两个问题:1. 为什么我想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想法?2. 现在是什么阻止我采取行动?
原型探索
原型探索和下面的原型对话是这本书里面对我启发和挑战最大的方法之一。我们先在讲一下原型(Prototyping)的概念。这个对于在互联网工作的人来说非常熟悉,就是在全力去做新的产品之前,先出一个最简单的能用的测试版本,然后体验一下,判断下是否靠谱。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眼见为实”,我们没办法只通过想象完全脑补出一个不存在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很有可能我们脑补的很美好,但实际体验后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比起完全开发完产品后再发现问题,不如在前期多做一些原型,降低试错成本。
这个道理在人生设计上也是通用的。在没有亲身经历之前,我们可能觉得另外一条未选择的路特别美好,比如做金融的羡慕互联网的,互联网的羡慕公务员。比起纵身一跃,全力切换另一种生活,我们也可以先做一些原型探索,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尝试下不同的生活。
如果想切换另外一个赛道,比如从互联网到金融,也可以先做一些业余项目,比如自己做一些投研分析,或者做一个小金额的基金组合。
总之,核心思想就是以创业的思路探索自己的人生:小成本的快速试错和迭代。
原型对话
原型对话跟上面的原型探索思路类似,都是想在低成本的原则下尝试不同的人生选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前面的原型探索是自己找方向去体验,而原型对话则是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我们可以把这种对话看作是networking,但是它的出发点不太一样。这种原型对话的关注点是“别人”,是带有好奇心的去了解别人的生活,而不是关注“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如果一个互联网的同学想离职做自媒体,那他可以找找看自己的朋友圈中有没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或者朋友后的朋友。然后可以跟他们聊一下,不是希望他们能给出建议,而是希望了解他们的故事和体验,然后看一下这种生活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这个原型对话的概念让我对networking有了新的认识。一直以来,我对主动networking获取“资源”有些抗拒,一方面因为自己比较内向,另一方面是感觉这种交流方式有些“功利”。但是原型对话的出发点不同,对话的关注点变成了解和体验别人的生活,好奇心和开放心态取代了功利心。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可以低成本的去尝试不同的生活选项,探索自己的方向。
再进一步思考,想要通过networking获取能直接帮助自己的答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难的。每个人的境遇,价值观都不同,别人也无法在短期内了解我们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别人给出我们可直接应用的人生建议,这对我们自己和对方都有些不负责任。通过开放的了解别人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但是最终的答案要我们自己给出。
做出选择
当我们运用上面分享的工具,充分了解自己和探索了各种可能性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选择了,而这往往也是最难的一步。
在自我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是开放心态,思维处于很发散的状态。但是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和精简,需要舍弃掉很多吸引人的选项。
关于做出选择,作者提到了几个观点,我都比较赞同。首先,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利用理性和感性,不能简单依靠逻辑分析,也需要听从内心的声音。“Follow your heart”听起来像是烂大街的鸡汤了,但是在做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对自己内心保持清醒和觉察. 其次,当我们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假装选择一个,然后观察自己的反应。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点外卖不知道该吃披萨还是中餐,然后先随便点一个披萨,然后我们可能就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喜欢中餐。最后,我们再回到之前提到了奥德赛计划,我们有很多种幸福的可能性,再重要的选择,也不会完全决定我们的人生。同时,如果我们对两个选择特别纠结,那说明这两个选项差不多一样好,选哪个都可以。
个人感想
”创业“思维
看完整本书,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本书以“创业”的方式来看待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这种思维方式和我们大部分的思维定式是不同的。我们更加倾向收集数据,做出全盘理性和最优的决策。比如,我们希望在自己的高考分数下,尽可能找到最好的大学和专业。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找到未来前景最好的职业方向。但这种思维方式有几个问题,一个是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弊端,我们没有办法精准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另外一个是这种思维方式过多看重了选择的重要性,而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我们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是我们从创业思维中吸取一些智慧,从而更好的应对未来多变的世界。保持开放心态,快速试错,从失败中学习。
面对失败
这本书给我另一个启发,就是作者看待失败的方式。他们特别提到了“失败免疫”的概念,就是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并且能从中得到成长。
书中把失败分成了三类,这种分类方法很新颖,也对我有一些启发:
- 搞砸了。这种就是一不小心搞砸了,平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失败下次注意就行,没什么太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 弱点。自己经常会犯的小错误,比如粗心或者拖延等。这种失败从长远来说,最好还是能够改进,但是短期内很难采取有效行动。如果能短期改进的问题,那可能也不是自己的弱点了。
- 成长的机会。这种失败是最有价值的,是自己可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我们本不应该犯这样的错,以后也不应该再犯错。这次的失败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到不足,并且在未来得到改进。
面对失败,我们可以先考虑下它是哪种类型,然后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到成长的机会上。
小结
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出太多新颖的理念,但是却比较实战地把设计思维和创业思维融入到了职业规划里。跟着本书做一下里面的自我测试和练习,会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面对困境和选择的时候,也能更加从容。书中的很多观点非常有启发。